手机站 | 网站导航 | 反馈投诉
南唐李璟有几个儿子-李璟是李煜的什么人-蓝宝石ec60-dq热水器
2024-11-12 07:48:14      点击:
南唐李璟有几个儿子?李璟是李煜的什么人

  南唐后主李煜我们都知道,他的诗词水平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都能排的上名号,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文人,但是他根本不适合做皇帝,那么为什么还要将他立为太子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世人都说南唐后主李煜懦弱无能,其实,其兄李弘冀其实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曾经力克北周劲旅。可是,当大宋代替北周,开始一统天下的征途时,南唐的中主李璟却放弃了勇毅的长子,选择了仁弱的第六子李煜继承王位,这是为什么呢?李煜本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虽然四个哥哥早夭,前面还有一位大哥李弘冀。

  李弘冀为人沉厚寡言,却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当年后周军队攻占广陵,吴越也入侵常州,此时李弘冀驻守润州,局势危急。考虑到李弘冀年少,中主李璟匆忙间欲召回李弘冀。可金陵众将都以为,一旦主帅临敌逃离,必定军心涣散。而李弘冀也慨然决定与诸将同守润州,拼死一战,绝不独生。一时之间全军上下士气大振。面对强敌,前军连续战败,李弘冀了解到都虞侯柴克宏英勇善战,就以自己生命担保破格提拔柴克宏为前敌主将。众人皆以为临敌换将,实为不祥,一旦战败,罔顾王命,后果不堪设想。但李弘冀不为所动,而柴克宏也心念恩情,越战越勇,在稳固润州之后,又率兵解救了常州之围,大破吴越军,斩首万级,俘虏了十多位将领。李弘冀考虑到局势危急,不知道对方还有什么举动,就下令把所有俘虏将领全部在辕门前杀死,全军为之振奋,都认为李弘冀的决定了不起。

  李弘冀临敌不逃,可见其有胆略;战局混乱,择良将于瞬息,可见其有眼光;以性命担保,与将士同生共死,可见其有决断,精通带兵之道;斩俘虏于军前,大壮南唐军威,吴越为之胆寒,可见其勇毅。既然李弘冀是这样一位有胆略,有眼光,有决断,有勇毅的王子,完全应该是最优秀的太子人选,可为什么最后还是李煜登上王位呢?

  本来,南唐的太子是中主李璟之弟李景遂。在李璟即位之时,就在先皇灵柩之前立下誓言,兄终弟及,要将皇位传给弟弟李景遂。可随着多次战争的胜利,在军中李弘冀的威望远远超过了叔父李景遂。李弘冀部下多人,经常在李璟面前陈诉利害,以为不立李弘冀难安军心,李景遂为势所逼,也只得屈服,表示愿意回到自己的藩国,不再担任皇太弟。可没想到回去的路上,李景遂被人杀害。经过调查,果然是李弘冀主使。加上以前润州之战,李弘冀遇事不经请示,擅自做主,中主李璟以为李弘冀完全在藐视皇权,胆大一至于斯,竟然杀害自己的亲叔叔。朝廷上下,风声鹤唳。

  而此时的李煜呢,自号“钟隐居士”,不敢参与政事,多次表示自己仰慕佛教,绝不贪恋皇权。可正是李煜的这种态度,让李璟非常欣赏。不久之后,据说李弘冀看到李景遂的鬼魂,于是惊吓而亡。实际可能是其父李璟,担心长子威权过盛,危及自己的地位,以及南唐的将来,命人毒杀
南唐为什么不灭了吴越?唐朝吴越在哪

  顾全武(866年-930年),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唐末五代时期吴越名将。

  顾全武早年曾为僧人,后到钱镠部下从军,由亲校累迁至武勇都知兵马使。他率军攻破越州,平定董昌之乱,又大战淮南军,夺取苏州等地,协助钱镠据有两浙十三州。后出使淮南,促成两浙与淮南联姻。

  长兴元年(930年),顾全武病逝,终年六十五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顾全武早年曾出家为僧,因得杭州刺史钱镠赏识,被召为裨将(《十国春秋》作亲校),军中诨称顾和尚。他生性机警,颇有才略,随钱镠征战,累立战功,升迁至武勇都知兵马使。

  俘杀董昌

  乾宁二年(895年),威胜军节度使董昌在越州(治今浙江绍兴)称帝,建立大越罗平国。钱镠遂出兵讨伐董昌。董昌遣军戍守香严、石侯等地,同时向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求救。顾全武时为武勇都指挥使,率部攻石侯,斩杀守将崔温、李蕙。不久,杨行密遣军攻打钱镠治下的苏州、嘉兴(苏州辖县)等地,以此援助董昌。顾全武又率部北救嘉兴,连破乌墩、光福二寨。润州守将安仁义欲渡江支援董昌,因顾全武屯兵西陵(在今浙江萧山西北),未能得逞。

  乾宁三年(896年),顾全武自西陵出击,进攻石城(在今浙江绍兴东北),打得守将汤臼“仅以身免”,随即转攻余姚。守将袁邠据城坚守。董昌命部将徐宣援救袁邠,结果被顾全武以伏兵击败,徐宣也被俘获。袁邠只得献城投降。顾全武进而围困越州。董昌几次出兵反攻,并亲自在五云门督战,但都被顾全武击退。他只得退回城中,婴城自守,同时除去帝号,复称节度使。

  五月,董昌令众将出战,遇顾全武辄败。董昌有侄董真,骁勇善战,遇顾全武亦败。顾全武攻破五云门入城,攻破越州城,捉获董昌,把董昌及其家人三百余口、文武官员百余人,用船押送杭州。舟行至钱清的小江南,董昌说:“我与钱镠从乡里起兵,我是大将军,如今有何面目去见钱镠。”即乘人不备,投水而死。余者被押解将领全部处死。顾全武即以俘杀董昌之功,加检校太保、明州刺史。

  长者度量

  光化元年(898),顾全武率师渡过杭州湾,直攻防守嘉兴城的董昌余部,激战于嘉兴城外,捉获将领李宗礼、顿全。吴兴守将田頵见嘉兴城破,即率军潜逃,顾全武追击百余里,斩首千余。又率军攻苏州,城中粮绝,守将台濛只得弃城逃跑。顾全武取得苏州、无锡诸城,直趋昆山城。

  昆山城守将是打虎将秦裴,十分骁勇,他受命领三千兵防守昆山城。顾全武以万余人攻打,久攻不下。秦裴每次出战,让病弱者披甲执矛,强壮者使用弓弩,每每杀退顾全武。但是时间一久,秦裴出战的兵力越来越少,顾全武见机劝降。秦裴封了一个厚厚的信封给顾全武,顾全武自鸣得意地召众将观看,启开函件后,顾全武面红耳赤,原来里面是经书一卷(顾全武曾做过和尚)。顾全武勃然大怒,说:“你秦裴不怕死,竟然以此来戏弄我。”当即增加兵力攻城,同时引水灌城,城坏食尽,秦裴不得已投降。当时,钱镠决意将降卒杀尽,顾全武即替秦裴向钱镠说情,得以不杀,救活了全体降卒,时人称顾全武是一位有度量的长者。

  吴王杨行密听说秦裴食尽而降,伤感落泪,大骂贩私盐出身的钱镠“盐贩子”,骂和尚出身的顾全武“秃驴”。顾全武屡次率兵与杨行密建立的吴国作战,攻破淮南军十八座大营,俘获淮南将士三千人,杀死田頵千余人,田頵从湖州败回。

  功在吴越

  由于顾全武歼灭了董昌,有识有度,扩大了钱镠势力范围,能佐辅钱镠保据两浙。两浙吏民向朝廷进万人请愿书,请以钱镠兼领浙东。朝廷不得已,以钱镠为镇海、镇东军两镇节度使。天复二年(902),封钱镠为越王。顾全武提议为保全两浙,必须与吴国杨行密结盟,缓急有救。钱镠即派顾全武与公子钱元璙同往淮南,结盟而归。

  天祐元年(904),钱镠受封吴王,遂兼有吴越两地。梁太祖即位后,封钱镠为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钱镠之所以获得如此高位,实在离不开顾全武之功劳。

  顾全武由于劳苦功高,连续作战而得不到休息,身体遂亏。后唐明帝长兴元年(930),顾全武疾病突发,不治而亡,年六十五岁.

  吴越名将

  顾全武宽裕有谋,爱护士卒,喜怒不形于色。每当大敌当前,鼙鼓动地,顾全武分布行阵,颐使口授,心怡安定。凡遇打仗,基本无败绩,除败于淮南名将李神福一次外,可称是个常胜不败的吴越名将。

  轶事典故

  昆山之战时,秦裴面对顾全武的劝降,命人送回一个匣子。顾全武以为秦裴允降,便召集众将,当众打开匣子,却只见到经书一卷。顾全武因曾做过和尚,对此颇为忌讳,不禁怒道:“秦裴不怕死吗,竟敢戏弄我。”攻取昆山后,顾全武却力劝钱镠,请他宽宥秦裴。时人都称赞顾全

官方首页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订阅RSS | 幸运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