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和皇太极的关系怎么样-皇太极对多尔衮好吗-
对多尔衮和皇太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当皇帝是个技术活,讲求的是政治能力。那么,政治能力的核心到底是指什么呢?
政治能力的核心可用一句话来概括:运用智慧,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谁能够团结更多的人、取得多方势力的拥护,就更能获得政治上的优势。这个好懂,不用展开来说。
皇太极的团结能力是很强的。
第一,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族。
1635年,皇太极说:“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挥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今起停止使用诸申(女真)族名,改民族名为满洲。”
满洲族是个政治性很强的称呼,它消除了女真族之间的地域差别,例如: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等。同时,满洲族也函盖了其统治辖区内的蒙古、朝鲜、汉等各族人民。皇太极通过改名满洲族,让其辖下各族民众都有了归属感,增强了向心力,团结了所有的人。
第二,皇太极的政治嗅觉很敏感。
阿巴亥剧照
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送食物给他和代善各人一份,他收下了没有吃,撇清了关系,给自己创造了机会;代善收下了又吃了,惹上了麻烦,太子之位就没有了。
第三,登上汗位,皇太极团结了所有的宗室。
代善剧照
努尔哈赤病死了后,皇太极先是团结了代善,两人一起生殉了阿巴亥,消除了多尔衮三兄弟争夺皇位的威胁。其后的皇位人选,在他和代善之间产生,因为四大贝勒的阿敏是先汗的侄儿,莽古尔泰杀死了自己的生母,名声弄臭了。这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代善的长子岳托、三子萨哈廉居然说服代善推戴皇太极为汗。事到如此,代善也只得放弃。可见,皇太极登上汗位,在宗室是全票通过的。而他的生母孟古哲哲来自叶赫部,和建州女真结怨很深,所以他的起点并不占优势,他能够继承汗位,只因为他能够团结人。
第四,皇太极强调满汉一体。
这时的“汉”,指的是辽东汉人。努尔哈赤时期,对辽东汉人是屠戮、奴役和歧视,相较于他,皇太极算是“恩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算是争取到了辽东汉人的民心了。
多尔衮是不会团结人的。
第一,多尔衮团结最成功的一个人算是吴三桂。
三桂剧照
形势逼人,吴三桂求援于清军,他的本意只想裂土抵偿多尔衮的出兵相助,只是在后者的逼迫和裹挟下,才上了清廷的船。后来他反清,就在檄文中大骂清廷言而无信。可见,多尔衮并没有团结到吴三桂的心。
第二,多尔衮连两黄旗都团结不到。
多尔衮和豪格争皇位,两黄旗完全站在豪格这一边。还有,多尔衮拔高两白旗压制两黄旗,使得黄、白旗之间的矛盾异常激化。后来,出身正白旗的苏克萨哈被冤杀,两黄旗下的人竟无一人替他说话,可见积怨甚深呀!
第三,多尔衮的六大弊政全部是拉仇恨。
圈地令得罪了北方的土地所有者。
剃发令得罪了所有的汉人。
投允法、逃人法得罪了其驭下的奴仆。
禁关令成了满汉之间不可愈越的鸿沟。
屠城就更不用说了,臭名昭著!
对比多尔衮和皇太极的政治才能。
用围棋段位举例:皇太极是职业九段,多尔衮就是个业余选手。
多尔衮能够入关,只因为形势比人强,还有皇太极打下的一个坚固的后
多尔衮和顺治的关系怎么样 知乎?多尔衮之死顺治多大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多尔衮和顺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多尔衮稳定了大清,对清代有功,多尔衮死后为什么会被顺治清算?顺治到底有多恨多尔衮?
其实顺治内心里未必是真的那么恨多尔衮,而且所谓“鞭尸”多尔衮这件事,一直都是清代的“谣传”,没有真实性可言。
多尔衮算是半个悲情人物,在少年的时候,生母阿巴亥被迫“殉葬”努尔哈赤,多尔衮因此失去了政治靠山。
作为努尔哈赤的幼子中的一个,多尔衮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崛起,在皇太极期间,他得以成为皇太极的重要左膀右臂,而在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稳定了入关的大清。
可是多尔衮在世的时候,他的最高身份也只是“皇父摄政王”,他虽然做着皇帝的工作,拥有几乎等同于皇帝的地位,但他却不是皇帝。
而这样极具魅力和争议的一个人物,一生却只生下一个独生女:爱新觉罗·东莪。
后世有人说,若是多尔衮有儿子,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了,可能有儿子的话,多尔衮为了皇位,也是要拼命争一争的。
多尔衮崛起于皇太极时期,成就人生在顺治时期,皇太极驾崩后,年轻的多尔衮因为功劳巨大、智慧超群而被看好,有机会成为大清的第三任皇帝。
而多尔衮的对手则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因为两边不同势力的交锋,多尔衮和豪格只能各退一步,多尔衮不登基为皇帝,让皇太极年幼的儿子成为皇帝,这个人便是顺治帝。
顺治帝的登基,是多尔衮等人一手推动的,因为顺治年幼,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佐顺治理政,但随着入关,多尔衮地位逐渐攀升,从“叔父摄政王”,变成了“皇叔父摄政王”,而且对于顺治而言,多尔衮对他是有恩的,因此后来多尔衮变成了“皇父摄政王”,礼仪、规格几乎等同于皇帝。
直到公元1950年,外出打猎的多尔衮摔下马重伤而亡,这个时候的多尔衮也仅是三十九岁,但幸运的是,多尔衮已经完成了大清入关之初的政治、军事过渡,给顺治留下的是一个大好的局面。
于是在多尔衮去世后,朝堂还给他追封“皇帝”之位,是为清成宗,多尔衮身后的荣耀前所未有,这和两个月多尔衮被清算,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顺治八年,在多尔衮去世的两个月后,朝堂上忽然掀起了一股“倒”多尔衮的风气,一些八旗中原本和多尔衮不和的高级官员纷纷“弹劾”多尔衮,此举导致顺治帝下令撤销多尔衮的尊号,除了撤销尊号以外,还对多尔衮的“坟墓”进行了破坏,这样的举动看似“深仇大恨”,但即便到了这一步,也没有“鞭尸”多尔衮。
对逝去者清算而破坏其“坟墓”,这其实自古以来就有,以表示对逝者的一种“追究”,比如著名的君臣李世民和魏征,魏征就因为在他去世后,太子李承乾造反事发,李世民就推到了他的“墓碑”,但也没有说“鞭尸”那么灭绝人性,所以在多尔衮一事上,顺治帝等人也是没有这样做的动机。
但多尔衮的确在顺治亲政后被“倒台”,要说发生这种事情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多尔衮势力和顺治帝势力的争斗。
多尔衮还在世的时候,权势达到了极致,明明不是皇帝,却代替了皇帝,也是因此,多尔衮势力一家做大,在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的势力感到“阻力重重”,清算多尔衮,成为了政治必然。
当时众多文武大臣为了讨好顺治帝,特地强调了多尔衮当摄政王期间,对顺治的“无视”,而顺治当时还算年少,因此对多尔衮的印象是“此消彼长”,逐渐恨更大于亲近。
当然,顺治清算多尔衮的背后,也有可能是他自己的“集权”计划,不管怎么说,顺治也很快完成了多尔衮势力的肃清。
而多尔衮留下的亲生后代,则只有爱新觉罗·东莪一个女孩,多尔衮的嗣子多尔博,本来就是多铎的儿子,后来才将多尔博过继给了多尔衮,方便继承多尔衮的家业,不过很快,顺治帝就清算了多尔衮,多尔衮实际名义上的孩子就是东莪一个。
虽然说顺治没有鞭尸多尔衮那么夸张,但因为发动了清算,对于多尔衮唯一后代的处理,必然也是要有些“强硬”才行的。
在正史上,关于爱新觉罗·东莪的记载寥寥无几,东莪出生于1638年,多尔衮去世的时候,东莪年仅12岁,还算是幼童。
在多尔衮去世的几个月后,顺治清算了叔叔,堂妹东莪被顺治下令归由多铎之子多尼看管。
所谓看管,这并不是抚养的意思,反而有一些“圈养”的意味。
后世关于多尔衮的种种,都说他之所以后期没有自立为帝,最大的根源就是在于东莪。
对于摄政者而言,“继承”才是他们最大的问题,虽然多尔衮成为了大清的实际掌控者,但是他没有儿子,仅有一个女儿,这不足以成为他自立为帝的动力,而且为了东莪的未来,多尔衮没有必要顶着“谋朝篡位”的名号。
在正史中,东莪的结局不明,但关于她这些稀少的记载,透露出的,都是对她的“不友好”。
而在民间野史中,对于这位摄政王唯一的血脉,却是众说纷纭。
在民间的传说中,东莪嫁给了一位寒门读书人,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东莪无法承受周围的人在清算多尔衮的时候,对她投来异样的眼光和嘲讽。
可是问题来了,即便东莪因为是多尔衮的女儿被加大清算和排挤,但她依旧是大清的“格格”,不存在和民间寒门学子联姻的可能。
虽然在正史中,对于爱新觉罗·东莪的记载甚少,但要说寻找她的痕迹,也不是没有,顺着其他的蛛丝马迹,其实也能够推断出东莪在大清的生活的情况。
在大清的“恪靖公主府”中,曾经出现过号称多尔衮“曾外孙女”的身影。
恪靖公主乃是康熙的第六个女儿,而东莪算是康熙的“堂姑”,这个说法的可能性很高。
而多尔衮的曾外孙,就只可能是东莪的女儿,这个历史是适合发展逻辑的。
而恪靖公主府乃是位于蒙古,提起蒙古,这个民族和的大清有着很亲密的关系。
自大清建立以来,和蒙古联姻是一种常态,清代的大多数公主都是远嫁蒙古,以此来维持满蒙之间的友好关系。
如此一来,多尔衮的唯一女儿,爱新觉罗·东莪,很有可能就是被嫁到了蒙古,然后在此生活,在此过完自己的人生。
并且在这个说法的推断上,爱新觉罗·东莪去了蒙古更能说明关于她在12岁之后的人生记载便空白了的缘由。
虽然十二岁还算是幼童,但在满清的婚姻习俗上,皇族在十二岁到十五岁联姻是再正常不过了,因此顺治帝就是把这个“堂妹”嫁到了蒙古。
不过具体嫁到了蒙古哪一位王族,这个说法仍旧存在争议,只能够确定的事,东莪没有被驱除出爱新觉罗的“皇族”,依旧是以格格的身份出嫁,这个待遇说不上好,但肯定说不上坏,只能说是常态的待遇,因为东莪并不在北京,所以她具体过得如何,也是不知之事。
也许多尔衮也没想到,在他意外死亡后,整个大清对他产生了如此剧烈的想法转变以及待遇上的转折。
不过若是多尔衮仍旧在世,东莪起码能够嫁给一个更好的人家,也不至于在正史上记载甚少,成为多尔衮的女儿,东莪也不了解该说自己是幸运的还是
- 上一篇:多尔衮军事才能在历史上算强吗-历史上的多尔衮是什么样的-小鸭油烟机电机坏了怎么换 [2024-05-24]
- 下一篇:多尔衮 子-历史上的多尔衮 [202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