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明万历四十年十月廿五日(1612)生,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确立清初政权及各项政策的最重要的决策者,顺治帝曾加封至“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在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他年纪较小,他甚至还没有他的侄子如杜度、岳托、豪格等人的年纪大,他与他大哥褚英的孙子,也就是杜度的儿子杜尔祜是同龄人,他只比人家大三岁。也就是说,他在爱新觉罗这个军事家族中,他是个童子军。但是,他十分卓越。他除了过人的勇敢之外,还有惊人的智慧。在明末清初那场轰轰烈烈的大戏里,他登台以后,迅速成长为男一号,他的政治地位飞快超过了他的兄长和侄子们。
网络配图
还是在少年的时候,多尔衮就多次随父兄出征蒙古与明朝,是满洲有名的娃娃英雄。因为屡建功勋,16岁那年,他获皇太极赐予“墨尔根代青贝勒”(满语“聪明王”)之号,并且成为正白旗的旗主,成为清代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帅。这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英俊少年,骑在战马之上,不仅仅是光彩照人,他的目光还能够穿过硝烟,看得比其他将帅更为辽阔。我们讲的顺治帝故事,相当大的比例来源于多尔衮的英明助推。
他的八哥皇太极逝世后,他和大他十三岁的堂兄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福临即帝位。第二年,多尔衮以摄政王身份率八旗军入关。顺治帝七年(1650年)冬天,他病死在塞北狩猎途中,顺治帝追尊他为成宗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顺治帝又追论其生前谋逆罪,削去了他的王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弘历追念这位叔高祖的赫赫功勋,复还他睿亲王封号,追赠谥号“忠”,神位列于太庙之中,配享列祖列宗。
多尔衮十五岁那年,父亲努尔哈赤去世。他和同母哥哥阿济格、同母弟弟多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额娘阿巴亥按照古人传下来的殉葬规矩,用弓弦扣环的办法自缢。
孝烈武皇后阿巴亥(1590—1626),乌喇部的绝色美女,姓乌喇那拉氏。她是乌拉部满泰贝勒的女儿,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皇太极的继母。孝慈高皇后去世后,她被立为大妃,为努尔哈赤生下三位超级英雄,即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第十五子多铎。天命十一年九月,为努尔哈赤殉葬。
网络配图
九月三十日那天早上,太阳血红地照着木窗的高丽纸上面,天地一片血红。母亲阿巴亥盛妆端坐在清宁宫的大殿里,从容不迫地将弓弦环在颈上,扣在一条绫子巾上。那条巾子,是皇阿玛努尔哈赤生前送给额娘的,巾子上洒着桃花红点子。母亲回头深情地看了看跪在众大臣中间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表情里面充满了深深的眷恋。母亲凝视了许久,才对他们说:“好好听皇上的话,听哥哥们的话,额娘侍候你们的皇阿玛去了。”说罢,满面微笑,引颈自缢。
这是女真人的古老风俗,认为女子殉夫是一种最高的光荣。兄弟三人和皇太极,还有诸王大臣一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看着母亲一步一步地归去。
大殿里的气氛,庄严肃穆,宫廷乐师奏起了古乐,那乐声仿佛从天上飞来,盘旋了一番,似乎簇拥着多尔衮的母亲,又飞回了天上。
网络配图
这个壮烈的场面,对少年多尔衮是最大的刺激,同时,也是他坚毅性格形成的根源。皇太极看着这位十四弟在悲痛中长大,对他一向呵护有加。多尔衮不负皇恩,他参加了太宗时期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在每次战役中他都有优异的表现,他逐渐成为著名的军
多尔衮对大清有多少贡献?多尔衮是清朝功劳最大的吗
多尔衮对满清入关的贡献有哪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大清开国时期的一个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入关前他是太宗皇太极的得力助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建立许多战功,成为智勇双全的著名将领。他继承了太祖、太宗入主中原,统一全国的遗愿,辅佐年幼的顺治帝建立清王朝,是清开国的第一大功臣。
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时,应该由谁来继承他,他的遗嘱并未明确指出,这在一段时间内让八大贝勒感到不安。因为多尔衮母亲的三个儿子都各自被赐予一个旗,因而家族的其他成员担心他们三人联合起来将会产生强大力量,于是他们逼迫多尔衮的母亲自杀。
尽管多尔衮的母亲遭此厄运,但当多尔衮的兄长皇太极与其他贝勒共同掌权时,多尔衮忠诚地追随他。皇太极赐予多尔衮墨尔根代青贝勒的称号,并将正白旗交给他统辖。多尔衮与八旗士兵并肩作战多年,在这一时期,他作战十分勇敢。
1628年,他率军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征讨,击败了蒙古察哈尔部。当皇太极于 1636年成为唯一的皇帝时,为表彰多尔衮的功劳,他封多尔衮为和硕亲王,赐予尊号“睿亲王”。
这时,满族人正在对明王朝施加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当时汉族人统治的明王朝在控制自己的帝国方面遇到的困难与日俱增。多尔衮指挥了1639年入侵明朝的两支军队中的一支,并且在 1642年率军攻占明朝领土,几乎直抵长城脚下。然而,在征战的这一关键时刻,皇太极去世了。于是,1643年,继位问题再次威胁着满族人的团结。
尽管有一个重要派别支持多尔衮继承皇位,但大多数跟随皇太极征战的旗人希望皇太极的某个儿子做皇帝。多尔衮觉得,皇太极提拔过他,因此他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于是福临成为顺治帝。
然而,多尔衮愿意做他年幼侄子的摄政者。历史学家们指出,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多尔衮早年的果敢性格。那就是,他揭发了试图让他当皇帝的阴谋,把密谋者全部处死。
因此,在吴三桂的邀请下,多尔衮于1644年率军进入北京。此后不久,顺治称帝,多尔衮也正式成为皇叔父摄政王。他赢得了许多汉人的支持,开始着手攻占北京周边地区。但是,要全部肃清挑战满族统治的明朝宗室还要花17年。
当李自成威胁京城时,许多明朝宗室成员都逃走了,他们打着明朝的旗号争取汉族人的支持。这些人中的第一位是福王朱由崧,他在南京建立了政权,并向多尔衮进献厚礼和岁币,条件是多尔衮率领满族人返回关外。多尔衮回复说,如果福王放弃称帝的话,他将允许福王在南京统治一个自治小王国。福王拒绝了这一提议,最终于1645年6月兵败并被清军俘获。
福王抵抗清军的能力因不和与内斗而受到削弱,这种不和与内斗跟明朝末年的毫无二致。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其后的所有抗清南明政权,包括最后一位正统称帝者桂王朱由榔。多尔衮的军队于1650年12月击败了他。此外,困扰着明王朝的起义军也在抗击清军,击败这两支起义军尚需进行漫长且代价高昂的军事征讨。
然而,随着军事征服的进行,清朝统治者必须思考如何建立他们对不属于军队的数以百万计的汉人的权威。多尔衮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将满族传统和汉族传统结合在一起,这使清朝统治者能够保持权力。
例如,他保留曾是明朝政府核心的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个部指派两名尚书,满汉各一人。同时,多尔衮保留清军的八旗制度。在他继续建立省级政府的形式时,多尔衮通常任命汉族出身但已在清朝八旗军队中效命很长时间的人来担任巡抚。
多尔衮降低了农业税,并极大地削减了宦官的权力,在明朝晚期的中央政府中,宦官曾造成很大祸害。他迅速恢复科举制度,重要的汉族学者通过这一制度进入政府。虽然满族人的尚武精神很受重视,但清朝统治者也推崇汉族文化,并寻求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多尔衮还获得汤若望的协助,汤若望是一位留在清廷的德意志耶稣会会士,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
起初,多尔衮比较宽容,规定这一要求仅限于军中,但后来他改变了想法,对所有人强制实行该命令,不从者斩。他还命令朝廷官员穿满族款式的高领紧身右衽马褂,以取代明朝宽松的长袍。
多尔衮还禁止满族妇女裹脚,裹脚这一汉族妇女的习惯已经存在了好几个世纪。跟男人的辫子问题一样,这不仅仅是一种风尚问题。虽然汉族人认为女人的小脚非常迷人,但缠足的过程非常痛苦,并且也令妇女行动不便。此外,多尔衮限制满汉通婚,汉族男人往往认为满族女人不够性感,因为她们都有一双大脚。
总体而言,虽然许多汉族平民对满族人怀有民族仇恨,但普通汉民并不觉得清朝的统治比明朝的统治更压迫人。尽管多尔衮在北方没收了大量土地分配给旗人和高官,但由于满族人具有游牧传统,并不善于耕作,时间一长,汉族的劳动模式和土地所有制度又在这一地区重新确立起来。
17世纪40年代末,多尔衮失去许多满清贵族的支持,他们对多尔衮在朝廷的政策感到不满。虽然他表面上鼓励每个人尊敬年轻的皇帝要甚于尊敬他自己,但他日益掌握更重的权力,对反对他的人严加处理,包括他的家族的其他成员。在沉迷享乐的同时,他变得更加武断,并且为自己谋取更大的特权。
除统领正白旗以外,他还控制了正蓝旗和镶白旗,这使他拥有三个旗,而皇帝本人才拥有两个旗。多尔衮罢免了这些旗的都统,并且有一次还娶了一位已故对手的遗孀为妃。随后他的行为变得更加粗暴,他要求朝鲜公主做他的妃子。
但对于这种生活而言,多尔衮的身体不够强壮。他于1650年12月31日去世,死于一次去长城附近的喀喇河屯狩猎的途中。多尔衮一死,他的尊号就被他晚年得罪过的人剥夺。直到后世才恢复了他作为最重要的皇室先祖之一的名誉。
一、扶持顺治上位,稳定内政。崇祯十六年,皇太极猝死于盛京,由于生前未立储君,豪格、多尔衮、济尔哈朗等人皆有实力争夺皇位。大清刚有起色,如此纷争实属不智,外有强敌环视,内有隐患滋生,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形势,多尔衮力主扶福临上位,平息八旗内部隐患,避免了八旗的分裂,稳定了朝政,为下一步行动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二、兵压山海关,逼降吴三桂。吴三桂是明朝在辽东唯一的军事力量了,手中握有明朝最精锐的“关宁铁骑”,扼住满清入关要道山海关,对清朝形成严重的威胁。如果满人绕道宣府、大同,从喜峰口等地入关攻击北京,那么将会受到来自山海关吴三桂军事集团背后的威胁,所以要想入关,必先歼灭或者招降吴三桂。
多尔衮执政后,他以敏锐的眼光看出明朝将亡,正是满人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再加上李自成已攻入北京城,正是招降吴三桂的大好机会,于是尽起十二万满清精锐,以“合作”方式逼降吴三桂,为入主中原打开了大门,同时也为满清招降了一位横扫中原的猛将。
三、迁都北京,承明制,取天下正统。迁都北京是一件大事,从政治角度来看,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枢纽,代表意义极其重要。这就相当于满清取明而代之,正统性得到一定程度的确认,而东北盛京偏安一隅,很难对明朝遗留下来的广袤土地进行管理。
站在这个角度上,多尔衮坚持迁都北京,事实证明其决策是正缺的,这对于了安汉族大臣军民之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多尔衮沿袭明朝制度,使满人王朝迅速进化为一个封建王朝,具有鲜明的进步意义。
四、革除积弊,轻徭薄赋,安定人心。之所以清朝可以迅速统治明朝的庞大疆域,与“民心思定”分不开,明朝百姓经历了明末派饷压榨,又经历了农民起义之乱,实在没有精力再折腾了。
多尔衮以其敏锐的眼光观察出百姓需要什么,于是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革除积弊,并借用朱元璋之法轻徭薄赋,使得清朝统治范围内的民众很快投入到恢复社会生产之中,不得不说多尔衮有极强的政治手段。
五、追击流寇,抚定边疆,终成一统大业。面对复杂形势,多尔衮对南明政权施以“先抚后剿”的战术,而对李自成大顺军,则坚决予于剿灭。派多铎,阿济格两路大军围剿李自成,顺治二年灭李自成于九宫山。同年,清军渡过长江,灭弘光政权,自此,基本统一全中国,多尔衮立下不
- 上一篇:多尔衮和皇太极的关系怎么样-皇太极对多尔衮好吗- [2024-05-24]
- 下一篇:多铎和多尔衮感情好吗-多尔衮,多铎谁的地位高--玉立顶侧双吸油烟机多少钱 [2024-05-24]